阅读:0
听报道


就算是爱过节日的美国人也知道总统辩论主打严肃话题,但凭借两个题材丰富的老司机,把这场政治交手变成了活色生香的后宫大戏。
一边借上周五爆出的录像视频,攻击川普用下半身对待女性,所谓向全民道歉也是心口不一;

另一边反唇相讥,称自己说说而已,哪像某人老公那样知行合一。

甚至,针对希拉里的邮件门,川普指着对方的鼻子讲出了合众国竞选史上前无古人的一句:“我上台以后要把你送进监狱”

把一场政治辩论玩成了人身攻击。如此诡异的画风,恐怕只有中国网民的恶搞功力可以驾驭。
所以这两天的网上刷屏都是这对唱干了中华曲库的K歌男女。



不过说来,不知道是不是,美国报纸和中国网民之间彼此心连心。
辩论后第二天的美国大小报纸几乎用的都是这张照片。

(怎么办,现在满脑子都是K歌画面,觉得看哪张报纸都严肃不起来><)
但是,选图倒还不是问题。
这场辩论,给美国报纸出的最难一道题是:该用什么形容词来概括这场美国历史上最没有下限的总统辩论
从大报到小报,我们带你见识报界老江湖的脑洞和词库
------------
我们先从四平八稳的说起。
美国百姓在周一起床后,看到最高频的标题一定是:人身攻击(personal attack)
比如加州圣迭戈最大的报纸《联合论坛报》

(迭戈联合论坛报:人身攻击成了重头戏)

(这家伊利诺伊州南部的报纸BND说:这场辩论就是一场人身攻击的风暴)

(萨克拉门托蜂报:人身攻击弥漫在这场充满敌意的紧张辩论中)
总之,关键就是下面这一句:这一次,焦点全在“个人”

美国媒体之所以对“personal”这么较劲,无非是强调这场辩论偏离了“public”的主题。
国家大事撂一边,玩的都是你们两家的伦理戏。
家庭伦理戏,多半很苦情,所以很苦的那个词bitter在各家头版上很高频。


不过请注意,bitter这个词出现在吵架中的时候,不是说有多苦,而是表明,吵架双方火力很猛,怀着冲冲怒气。
对了,作为华盛顿传统价值观的捍卫者,华盛顿邮报觉得一个bitter还不足以腹黑这场辩论创下的底线新低。
不忘在前面加上“unusually dark”(非比寻常的黑暗),显示对这场撕逼之战的不爽至极

(为什么谈这么严肃的话题,但看到这张照片还是掩藏不住笑意-_-|||)
除了dark和bitter,这场场面火爆的交锋中,媒体标题中还少不了这个词tense/ tension
也是紧张和激烈。这俩词经常结伴出行,bitter(激烈)说的是外化表现,tense(紧张)讲的则是内在心理

顺说一嘴,tension 这个词还有个咖啡伴侣叫ratchet up,合一起的意思是施加紧张。

(芝加哥论坛报:第二场辩论激烈,紧张加剧)
但是讲真,bitter, dark, tense,如果你觉得美国报纸词库就停留在高二水平,真的就太小看人家编辑老司机的功力。
先甩你一个2015年拿了普利策奖的《每日微风报》。
下面标题你自己先读试试

这个闪瞎眼的tawdry,如果不查英语词典,简直难以体会选词编辑的用心。

根据剑桥英语词典,Tawdry的本意是看上去好看而有吸引力,但实际上又便宜质量又低。
如果硬要用两个字来翻译这个词,那就是:俗气。
Bitter and tawdry激烈但低俗。这个评价应该是很多看了辩论的美国人的共识。
不过,高级词汇不只是tawdry。
下面这个caustic,本意是说腐蚀性强,形容言论专指语言刻薄。

(洛杉矶时报:一场刻薄的争吵)
甚至,不知道是大报间的心灵感应,还是两家编辑有基情。
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用了非常近似的标题。

(纽约时报:这场言辞刻薄的辩论上,人身攻击成为主打)
不过,跟推敲个别单词的大报相比,小报们醒目的一句话有时更显精辟。
譬如,有的抓住了焦点问题:川普上周五在被曝光的录像带中吹嘘身为名人的他可以对女性上下其手,但在辩论中否认自己真曾这样施行。

(川普否认他在录像带里的下流吹嘘)
还有的报纸标题开启对战模式:

(川普:她说谎 希拉里:他低俗)
甚至有的报纸连俩人名字都省去,对于全美国都认识的两张脸直接用了he和she,冒号后面就是他们给对手的恶毒冠名。

(他:她是说谎者和魔鬼;她:他当总统不配)
对了,说到小报,这可是支持川普的大本营。这些报纸的走心编辑恨不得把川帅说过的每个金句都写进标题。
比如下面这张搞笑的头版,川普和希拉里各执一词,中间的小图竟然插进一个克林顿,斗大的标题说:前排热度。

(波士顿先驱报:前排热度——川普绝处逢生,在这场白热化的辩论中把克林顿拖下水)
front row heat,这个说法本来是指我们去看演出坐第一排的总能更近距离,感受跟偶像互动的热度。
但是,由于川普在自己对女性的下流言论时把克林顿的风流韵事拉到一起,所以坐在前排的前总统克林顿估计听到这话脸上热度不低。
但克林顿的风流韵事毕竟只是老梗,川普威胁要关押希拉里那句,那可是各家小报都要拿来做的标题。
有的小报模仿当年川普真人秀里的口头禅,为他量身定制了头条标题:


这个还不算最猛的,试试这家纽约城里最挺川普的报纸

(纽约邮报:把老大关进去——市政厅争吵愈发恶毒)
当然,如果你支持的是希拉里,不必担心,小报里面照样有人替她呐喊摇旗,呛杀川普到底。

(每日新闻:抓把椅子歇着去吧,失败者。
川普的卑鄙言论成为辩论重头戏,拱手向希拉里送上另一场胜利)
只是,不管媒体是中立还是站边,对这场辩论的评价都是两个字:吵架。
总结这场辩论,我觉得最适合的把下面这三家的标题合在一起。
这场辩论,无非是一场口舌之争(War of Words),
台上台下都做足了戏码(Drama, on and off the Stage),
但最后听完的感受是,辩论新一轮,新意了无痕(Round Two, Nothing New)



这场了无新意的辩论背后,是美式民主的成熟,还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虚伪?
彼岸之于我们,且行,且看,且思。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